这两年,AI大模型的火几乎烧遍了所有行业,企业管理软件厂商更是争先恐后地“上船”。微软CEO纳德拉那句“再不上AI的车,你们就完蛋了”的警告,吓得不少传统厂商连夜改PPT。但现实呢?AI大模型对企业管理软件更像是能识别鸡翅的智能烤箱——看似炫酷,实则烤出的鸡翅还是那个味儿。
一、AI大模型的“花拳绣腿”:噱头大于实效
过去一年,我受邀评估了国内外多家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的AI创新产品。从ERP、CRM到HCM、PLM,各家Demo展示的AI能力大同小异,总结下来无非两类场景:
1. 用户端:从“问数”到“生成”,效率提升有限
自然语言查询:用户用聊天框问“本月华东区销售额”,系统调出报表。听起来智能,但稍微复杂点的问题(比如“对比去年同期,哪些品类拖了后腿”),AI就卡壳。
文档生成:用大模型写合同、审合规,看似省力,但遇到行业术语或个性化条款,生成的文本还得人工反复改。
功能导航:老系统界面复杂,AI帮你点按钮——这和20年前的“向导模式”有啥本质区别?
2. 实施端:低代码的“AI马甲”
生成代码:用提示词让AI写业务逻辑脚本,看似高效,但国内ERP底层数据模型薄弱,生成的代码往往得重写。
画界面:AI根据需求自动生成前端页面,但业务逻辑和用户体验?还得靠顾问手动调。
这些功能创新吗?创新。有用吗?就像给自行车装火箭引擎——看着猛,骑起来还是靠腿蹬。
二、企业管理软件的本质:AI救不了基本功
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是用技术解决管理问题,而AI大模型目前只触及皮毛:
数据脏乱差,AI变“睁眼瞎”:如果ERP里的数据像垃圾场,大模型再聪明也只能输出“垃圾答案”。
流程没理清,AI添乱更快:连审批流都跑不顺的公司,指望AI优化决策?相当于让小学生解微积分。
人性化缺失,AI越帮越忙:实施ERP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协调部门利益。AI能搞定财务部和销售部的扯皮吗?
金句预警:AI大模型是企业管理软件的“粉底液”,能遮瑕却治不了烂脸。
三、厂商和用户的“清醒剂”
对国内企业和管理软件厂商,我有几句大实话:
用户先练内功:董事长们别被AI焦虑绑架。回想6年前“数字化转型”的泡沫,如今多少公司ERP还没用明白?
厂商别追风口:国产ERP连像素级替代都没完成,就急着接入DeepSeek?与其造能认鸡翅的烤箱,不如先学会烤熟鸡翅。
AI的突破口在“刚需”:比如制造业的故障预测、零售业的动态定价——这些垂直场景的深挖,比通用问答有价值得多。
结语:改良可以,革命尚早
AI大模型当然不是一无是处,但它对企业管理软件的影响,更像是蒸汽机时代的“改良马车”——能跑快点,但终究变不成汽车。当务之急是回归本质:把数据洗干净、流程理顺畅、产品做扎实。否则,再炫的AI功能,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。
关于无雀
无雀数字化-中国专业数字化服务商!专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咨询、数字化组织培训升级和软硬件系统成功交付服务,提升数字化转型成功率!无雀数字化咨询:18351395999
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改写生成,仅供用户参考使用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方删除!